国际中文学院举办“传承与创新——第20届科研报告会” |
|
| 发布日期:2023-10-31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
|
|
10月28日,国际中文学院在逸夫报告厅举办“传承与创新——国际中文学院第20届科研报告会”,科研处处长黄伟、国际教育管理处副处长黄潇潇出席开幕式,学院教师及部分研究生参加本次大会。会议由国际中文学院院长沈庶英主持。
开幕式上黄伟处长首先向大会致辞。他回顾了我校近年科研发展情况,并从科研项目体系、管理办法、培育和配套、服务国家战略等角度对科研选题、申报、成果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而详实的指导。
大会报告环节,梁彦民、韩玉国、张书杰、莫丹、黄梅等5位老师依次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梁彦民老师以《传播学视角下汉字教学与教育的功能》为题,立足汉字的语言学职能、表意文字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点,从传播学的视角,结合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的发展历程,阐释汉字教育教学以文传声,以文载道,以文化人的重要功能。
韩玉国老师以《试论语构文化及其教学的认知视角》为题,回顾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学界关于文化教学讨论,揭示了语构文化理论和应用之间的视角错位问题。报告进一步讨论了认知语言学的语构文化意义,梳理出我国学者立足于汉语对认知语言学文化转向的认识,从认知视角、认知语言学为我们深刻理解语构文化的发生并应用于教学廓清了方向。
张书杰老师以《<骆驼祥子>的社会时代背景新探》为题,依据相关史料和文本,对这部作品进行更为准确、具体、完整和深入的社会历史背景论证,为进一步理解作家老舍的艺术选择和意义世界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莫丹老师以《韩国汉语学习者语素意识的发展及其与词汇知识、阅读理解的关系》为题,考察了韩国汉语学习者语素意识的发展及其与词汇知识、阅读理解的关系,对韩国中高级汉语学习者的同音语素意识、同形语素意识、复合语素意识的发展路径进行考察,并对三类语素意识与词汇知识、阅读理解的关系进行探究。
黄梅老师以《专门用途汉语教学的发展困境和创新思路——以商务汉语教学为例》为题,对专门用途汉语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了较为清晰的分析和概括,为进一步研究专门用途汉语教学问题、教材设计和师资培养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建设性意见。
当日下午,在各分组论坛召集人的组织下,与会代表分别就课程建设、语言习得、人才培养、教材建设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热烈且深入的讨论。闭幕式上,各分组论坛召集人报告了本组讨论的情况。学院党委书记梁彦民代表筹备工作领导小组作了总结。他首先感谢学院师生的热情参与,认为本届报告会的论文集中展示了学院教师最新研究成果,希望与会师生深入思考,把科研成果融入到教学实践当中,产出更多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共同助力国际中文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本届报告会共评选出获奖论文18篇,其中一等奖3篇、二等奖5篇、三等奖10篇。
|